李商隐的诗歌如下: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赏析:《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
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了当下的孤寂。这首诗语言朴实,没有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其他诗词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的风格不同,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曲折变化和含蓄的力量。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深情、凄美的描写方式,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展现了李商隐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3、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代李商隐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石灯台,用白石凿成的莲花形状,长时间地捧着佛前的灯。诗中还提到了空庭上的苔藓,西山上的老病僧,大海龙宫和诸天雁塔等景象。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石灯台和佛前的灯火,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敬仰之情。
其次,诗中的空庭苔藓和西山老僧等形象,给人一种寂静和宁静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最后,诗中的大海龙宫和诸天雁塔等景象,展示了佛教中的神奇和壮丽,彰显了佛法的广大和深远。
李商隐比较出名的十首古诗我已经为大家找来了,大家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李商隐著名古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李商隐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自作者[云外听箫]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jingyan/202508-2144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云外听箫”
本文概览:李商隐的诗歌如下: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赏析:《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作。这首诗是李商隐身居...
文章不错《李商隐的诗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