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指导思想:

 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防雷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 ,帮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雷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避免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救生与自救知识,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使广大同学更加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安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3重视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形式:

 以讨论为主

  班会过程:

 班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呢?

 二(2)班关爱生命,预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夏天来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

 B:是啊!对同学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但是游泳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安全。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发生游泳溺水事故。一个个例子,一组组数据,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一、 听一听

 班长:同学们对在我们身边去年发生的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了解多少呢?谁愿意说说?

 4月15日,石台县中学1名高一学生与同学结伴擅自下河游泳,泥水身亡。 5月7日,山西省应县7名中小学生结伴到一水库玩,其中1名小学生五年级女生在水库边洗手时,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学生,5名学生陆续坠入水中,溺水身亡。5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石塘高中4名学生外出游玩,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溺水身亡。

  二、 议一议

 班长:同学们,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故呢?他们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呢?

 A: 有的学生私自下水,没有成人的陪同下;有的学生为了逞强好胜,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况下,就潜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连续游两个小时以上,还做各式各样的姿势,这样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等等。

 B:是的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应该如何尽可能避免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呢?

 A:这必须多方面努力。如:家长要加强暑期儿童的人身安全监护措施,同时提醒儿童不要擅自到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游泳时必需有救生设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护,到游泳馆游泳需有专业救生人员陪护。儿童必需掌握必备的游泳安全的知识。也必需掌握必备的游泳急救知识和自救知识。等等。

  三、说一说

 班长: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游泳安全的知识。

 A:保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饮酒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B: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预防抽筋;做好身体热身准备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C:营造安全游泳的环境,小心溺水;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D: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班长: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时我们怎样自救?

 A: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学们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B: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A:同学们,若遇到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当没有把握时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班长:在救护溺水者时,怎样进行急救?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B: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C: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四、 小结

 A:今天我们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同学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等等,教育同学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B: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为了更好的记忆,我在这里给同学们朗诵诗歌“防溺水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热身第二招。伸手踢脚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赶紧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五、什么是雷电? 雷电(闪电)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案例讲述:时间:2004.5.18晚上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这天晚上,天气闷热、乌云密布,贵阳市花溪麦坪乡彭关页岩砖厂承包人樊世成和周小平、何灼青等七人围坐于该厂工棚内吃晚饭。 8时10分左右,突然一声炸雷响过,靠在门方一侧的樊世成应声倒地。见此情景,民工们一边将他抬到床上,一边打电话向医院求救。两小时后医护人员赶到,樊世成不治身亡。 事后有关部门的现场调查资料显示:民工工棚高仅3米,无防雷装置,电视机室外天线高出屋面5米。天线安装点距离灾害点直线距离为2米。发生雷击事故时樊世成身穿湿衣站于门侧,电视机天线连线正好位于身后上部。

  六、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

  七、雷击一般在哪儿?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八、怎样防雷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6.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九、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防雷?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

 4、外出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预防。

 班长:二(2)班“珍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班主任点评: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学生溺水高发期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证,在炎炎夏日的长假中,希望大家出外游泳时要时刻保持安全保护的意识,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次防雷主题班会,同学们知道防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学生。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辅导员带领队员唱队歌、出中队旗,下面由xx中队长主持班会:

  一、向学生介绍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威力及雷电的危害。(多媒体导入)

 1、介绍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规模巨大的火花放电现象,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层带负电荷。他们使大地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同云团之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E=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电流做功的结果,可使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30 000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2、雷电的威力。

 雷电电流平均约为20000A(甚至更大),雷电电压大约是10的10次方伏(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一次雷电的时候大约为千分之一秒,平均一次雷电发出的功率达200亿千瓦(一般电饭锅的功率低于1000瓦)。

 我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电站,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只有一次雷电功率的千分之一。当然雷电的电功率虽然很大,但由于放电时间短,所以闪电电流的电功并不算大,一次约为5555度。全世界每秒就有100次以上的雷电现象,一年里雷电释放的总电能余约为17.5亿千度。若一度电的电费为0.30元,全世界一年的雷电价值为5.25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雷电时间极短,人类还无法捕捉这种电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究出利用雷电电能的方法。

 3、雷电的危害(可安排学生交流后发言)。

 强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达会引起雷击火险,由于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而积雨云是空气强对流的产物,所以电闪雷鸣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等恶劣天气,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有时会被雷劈开),农作物遭冰雹袭击,暴雨引发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雷电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触目惊心的,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对国民经济和生命安全危害日趋严重,所以防雷意识的加强,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将灾害降至最低,这些被社会各界和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

  二、辅导员向学生宣传10种方法躲开户外雷击。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业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三、巩固提高

 让学生前后几个人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感受,然后指派代表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将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在户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夏季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电流(A): 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

 ◆电压(V): U=IR(电压不随电流变。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阻(?):R=U/I (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有关)

 ◆电能(J):W=UIt,W=P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W=I2Rt,W=U2t/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KW*h也是电能的单位俗称度。1KW*h=3.6?106J

 ◆电热(J):Q=I2Rt(普适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电路),Q=W。所以在纯电阻电路中算电热可通过算电能来实现。注意:接有电动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在这样的电路中计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电功率(W):P=UI,P=W/t(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P=I2R,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注意:非纯电阻只能用W=UIt , W=Pt Q=I2Rt P=UI, P=W/t 欧姆定律不成立

初中物理电学学习方法

 一、特点式(六个)

 在初中电学里,由电流、电压、电阻三个基本概念和欧姆定律构建电学框架,初入电学大门,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关系:串联电路中:①I=I1=I2,②U=U1+U2,③R=R1+R2;并联电路中:④I=I1+I2,⑤U=U1=U2,⑥1/R=1/R1+1/R2(R=R1R2/(R1+R2),其中,I=I1=I2,U=U1+U2,I=I1+I2,U=U1=U2都是由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式,它们产生于实验过程,具备客观规律,因而如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和论证数据规律,就成为领会内涵的关键点。而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R=R1+R2,和1/R=1/R1+1/R2,前者可利用探究实验中的物理方法等效法证明其关系,后者则偏重理论推导,推导时用着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关系式I=I1+I2,电压关系式U=U1=U2和欧姆定律I=U/R的同一性有:U/R=U1/R1+U1/R2,约去U、U1、U2得1/R=1/R1+1/R2。熟悉公式的来源,就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基本公式(四个)

 基本公式多由定义和实验探究得出,分别把它们叫较定义式和探究式,初中电学要求学习的定义式有一个:电功率:①P=W/t物理意义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探究式有三个:欧姆定律式①I=U/R,电功式②W=UIt , 电热式③Q=I2Rt,其中I=U/R和Q=I2Rt教材有细致的探究过程,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而得出的结论式,所以,引导好探究过程,充分感知探究过程是理解公式产生的重要保证。对W=UIt虽然没有探究过程,但教材也有?研究表明电流所做得功与I、U、t有关?表述,表明与实验有关,只是教材中没有实验,属于死记型公式,可是结合家庭电路知识:家庭电路有电压、电流、通电时间,它们作用被电能表记录,也不难记。

 三、导出公式(四个)

 由基本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推导得出,它的产生过程具有一定逻辑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导出公式有①P=UI,②P=I2R,③P=U2/R。④P实 = (U实/U额)2 P额,前三个公式和电功率定义式在计算时经常用到,尤其是解决电动机、电热器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涉及公式的实用环境如是否纯电阻,就不能根据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选择用公式,如果用到的是变形公式,更是不知如何下手,这就离不开在熟练公式的推导下,对各种类型的题型反复训练。推导如下:

 学生碰到的最多困难就在此处,他要求学生记得基本公式并具有一定推理能力,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选择公式并能根据已知与求解需要作必要推理和变形,能写出表达式,再带入数据计算。学习时离不开重复记忆、推导、实践计算,多次反复巩固应用才能熟练掌握,后者推导根据同一用电器电阻不变 :

 此公式,少数场合用着,若记得它,做填空题时很方便。

 四、变形公式(十个)

 由基本公式和导出公式变形而得,一般不要作为强化记忆,以减少公式记忆数量,训练得多了,便可信手拈来。大概有I=U/R变形得①U=IR,②R=U/I, P=W/t变形③W=Pt ,④t=W/P,P=UI变形⑤U=P/I,⑥I=P/U,P=I2R变形得 ⑧R=P/I2, P=U2/R变形得⑨ , ⑩R=U2/P。要记这么多公式真让人害怕。若会对公式进行变形,就可减少记公式的繁琐,又能变死学为活学,重要的是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增强。

 五、比例式(两种)

 初中电学中比例式常出现于不同导体、同一状态时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熟悉比例关系在做题时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常用比例关系有:①串联电路中:除I1:I2=1:1外,其他各物理量与电阻成正比例关系,即:R1:R2=U1:U2=W1:W2=Q1:Q2;②并联电路中,除U1:U2=1:1外,他各物理量与电阻成反比关系即R1/R2=I2/I1=P2/P1=W2/W1=P2/P1=Q2/Q1,这些比例关于可推导给学生观看,但不要求学生会推导,当然,记得结果更实用。

 在做题时还会碰到电能表测功率的两个公式:电能表表盘n转用电器耗电W=n/N kWh,一个用电器t时间使电能表转n转(指示灯闪n闪)该用电器功率P=n/(Nt)kW。

 合计以上所有公式,共有二十六个公式及两个比例式,这些公式几乎覆盖全部电学内容,要记住这么多公式,不讲方法、不注重产生过程、不进行分类归纳,不经过反复训练,肯定不容易。若将电学公式按以上所述,记得六个特点式,理解四个基本公式和四个导出公式,知道两个比例式,学会对十个变形公式的变形,重点是拿下由四个基本公式和四个导出公式,其中难点是4个导出公式的变形应用,将难度推到最高峰。

 总之若将这些公式做如上分类,重视公式的来源及过程,不难看出实际要记忆的主要有十来个公式,其他的可灵活掌握,当然要配合一些练习进行实践。只有弄懂了学习方法,重视公式的诞生过程,理解了公式内涵,记忆才轻松长久,应用才游刃有余。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如何记忆

 1.要死记硬背公式,以为电学公式不是很多,不容易混淆;

 2.在平时的做题中自己要学着推到公式,比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则;

 3.要尝试着去画电路图,不要遇到不会的题就想着,利用哪个公式去套用;

 4. 最重要的是上课要注意听讲,下课记得要预习复习;

 5.要做好每一个电学实验,如果实验掌握了,那学好就没问题了;多做实验,多思考,记住必要的公式,会分析电路图(必须),听老师介绍学习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电路图,分析中根据公式定理规律找关系,然后解题。主要是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连电路特点解题。较难的是有滑动变阻器的;

 6.在一个就是做题,要不断地去做题,在做题中才能有效地记忆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名词解释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兆欧(M?),千欧(K?);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猜你喜欢:

1. 物理电学知识点

2.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3.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记忆口诀

4.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有哪些

5. 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分析知识点

本文来自作者[安芙]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zlan/202508-22488.html

(6)
安芙的头像安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安芙的头像
    安芙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安芙”

  • 安芙
    安芙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

  • 安芙
    用户081509 2025年08月15日

    文章不错《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