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包括: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
1、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
是指国家通过与其他投资主体联合兴建股份制企业,收购其他企业股份或对原国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运用国有资产,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构建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建立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具有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目标的经营方式。
2、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
是指国家授权有关企业集团对其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经营。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经营的重要方式。
3、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
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及资产最终处置权的前提下,国家将国有资产委托给有关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其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式。
经营预算:
1、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必然要求:
为了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及政府多头干预的问题,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方针,许多地方成立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政府将经营权交给授权经营公司行使。
然而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授权经营公司同样出现了“所有者缺位”的现象,资产经营中所有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资产经营收益也不能及时足额上缴。
2、提高国有资产总体运营效益的需要: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可将各部门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集中起来,纳入自身预算体系,并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本投资规划,解决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向问题,有利于合理配置资金,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党国是一家,直接是国有财产,间接属于党产。
国有资产是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资产,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向企业投资部门划拨资金、向行政单位划拨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在国有资产的定义上,我们应该遵循原有的“准投资,谁拥有种子权”的制度,即国有资产不仅包括国家在不同领域形成的各类产权或产权。
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形式,或者国家依法取得的,也包括通过经营获利的资产,甚至非法取得的资产,只要投资于国有企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都有权拥有、经营和使用。如果产权属于国家,则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的犯罪对象。对于私下分配的资产是否属于国有单位的违法所得,由办公室责令退还、补偿,或者上缴国库,视具体情况处理,并依法依规处理。
私分国有单位违法所得的行为不能排除在本罪之外。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明确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国有资产不等于公共财产。刑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者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等公益事业的社会捐赠或者专项资金。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的私有财产,视为公共财产”。因此,公共财产不能等同于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范围小于公共财产。国有单位管理和使用的私有财产虽然“以公有制”,但不应视为国有资产。
2、混合资产既包括国有资产,也包括非国有资产,难以进行实质性区分。混合资产私有化行为包括国有资产私有化和非国有资产私有化两种性质。均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处理,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难以区分国有资产和非国有资产。因此,实践中很难识别混合资产私有共享的行为。
本文来自作者[雨卉]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zlan/202508-181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雨卉”
本文概览:简述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包括: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1、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是指国家通过与其他投资主体联合兴建股份制企业,收购其他企...
文章不错《简述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