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衣出水形容绘画艺术。
主要用来形容形体美,着意于刻画人物曼妙的体态。曹衣出水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一种表现,这种画法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画法之一,并在《图画见闻志》中有所记载。曹衣出水有时又称曹家样,相对于"吴带当风”要出现得更早一些。
曹衣出水属于绘画中的一种风格,与吴带当风相对,意思是佛像仿佛身着薄质而十分贴体的衣服,描绘衣纹的线条多而稠密,整体感觉好像出水湿衣的效果。在古代人物绘画中,曹衣出水所画衣着往往会给人一种画中人物如出水芙蓉般的感觉。
曹衣出水的来源
曹仲达继承了中原魏晋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掌握了绣罗人物的技巧,即一种工笔重彩所应用的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把这种线条应用来画菩萨与佛像的衣饰,又带着明显的外来文化的色彩。
可从北朝的石窟造像中看到“曹家样”画法的某些特点:一种宽袍大袖的服饰,“其势稠叠,衣服紧窄”,给人以薄衣贴体的美感,所以有“曹衣出水”之誉。
曹农出水是用来形容绘画艺术的精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北齐曹仲达者,袭迹核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文中意指曹仲达的笔法是以刚劲稠叠的表现方式,描绘出佛像衣着贴身的状态,似衣披薄纱,宛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
而吴带当风是表现圆转飘逸的笔法,描绘人物身上所穿衣带迎风飘逸的状态。探究曹吴二体的画风来源,我们可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探索。自魏晋南北朝以后,佛教受到统治者青睐,北魏孝文帝推崇佛教,并认为佛教有助王政,益仁智的发展,因此大兴土木建造佛寺,佛教得以广泛传播,佛教艺术也因而兴盛发展。
张彦远简介
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任舒州刺拍掘史。乾符初年,任大理卿。
天祐四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著有《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三祖大师碑阴记》《山行诗》等。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是著有《历代名画集》,这是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颇有绘画艺术的百科全书的意味。《历代名画记》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画家传记及有关的资料、作品的鉴藏。
本文来自作者[晓筠]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zhishi/202508-2171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晓筠”
本文概览:曹衣出水形容绘画艺术。主要用来形容形体美,着意于刻画人物曼妙的体态。曹衣出水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一种表现,这种画法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画法之一,并在《图...
文章不错《曹衣出水一词通常形容什么艺术精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