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藩被称为鬼才,有人觉得这个评价非常的客观,也有人觉得这未免言过其实。那么事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说一个人聪慧,大家会将其形容为天才。而鬼才相比于天才,看似是一种贬低,但如果深究的话,鬼才的实力倒还在天才之上。
说到他基本的能力,超强记忆是他基本的操作。对于古籍和本朝的律法,严世藩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他并不是整天都抱着书本学习,实际上他用来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的。
只不过他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好,所以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如果连他都没有资格被称为鬼才的话,其他人就更没有资格了。
当然,人们佩服他是因为他可不光是因为他背书厉害,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是充满了哲学。有句话叫做圣心难测,可这件事对于严世藩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嘉靖皇帝在下旨意的时候,非常喜欢绕圈子。
内阁的其他人,对此只能苦笑,围绕其旨意讨论半天。而严世藩则不同,他每次看到嘉靖的旨意之后,都能迅速知道嘉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甚至连下旨的原因也能猜测的七七八八。正因如此,严世藩虽然在朝堂上的口碑不是很好,却始终都能够屹立不倒。
不光是揣摩圣意,在统御属下这方面严世藩也是有着自己的秘诀。严世藩面对属下,态度是非常宽松的,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但如果有人敢欺骗他的话,他能迅速分辨出来。这倒不是他有什么天赋功能,而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撒谎高手,欺骗皇帝是他的日常操作,属下的那点伎俩对他自然无所遁形。
既然严世藩这么厉害,为何他还会被杀呢?答案非常的简单,因为他虽然厉害,但是相比于嘉靖他还是棋差一招。
严世藩明白自己是和嘉靖站在一条船上的,所以他知道群臣的弹劾对于他是没有用的,因为嘉靖如果以此为由杀了严世藩,那么他自己的威望也会受到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嘉靖选择给严世藩冠上了一个谋反的帽子。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严世藩便知道自己的死期真的到了。
严世藩太过聪明,聪明到把自己都害死了。有句话说得好,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用来形容严世藩最合适不过了。他的聪慧让他无往不利,每件事都能做的让嘉靖非常满意。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一个这样做事滴水不漏的人,同样会招致别人的忌惮。严世藩的睿智让他看起来非常的全能,全能到让嘉靖对他都非常的害怕。因为如果有天严世藩真的想要掀起一场政变的话,凭借他超高的智谋,嘉靖有很大的几率无法察觉。
在嘉靖看来,严世藩是一个用的非常顺手的工具,同时也也是一个定时炸弹,但他的利益被榨干之后,等待他的就是悲惨的命运。令人唏嘘的是,聪明一世的严世藩,最后也是死于自己的智慧。
嘉靖为何不杀严嵩?鲜活的严嵩和你想的不一样,对嘉靖非常忠心
他是个官二代,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但他却被称为明朝第一鬼才,世人不怕首辅,却偏偏怕这个独眼的鬼才。那么,他到底是谁,还有就是他究竟有多聪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明朝第一鬼才那些传奇故事。
他就是明朝大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他是一个官二代,贪酷成性、生活糜烂,但他却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狡诘机智,博闻强记,熟习典章制度,畅晓经济时务,而且精力旺盛,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善于揣摩嘉奖皇帝的心思,深得帝心。因此,他被称为明朝第一鬼才。你还不要不信,以下三件事不得不让人承认严世蕃的狡诈。
一日,嘉靖皇帝夜传圣旨,询问某件棘手事情的处理办法,内阁就是嘉靖皇帝的秘书,负责票拟。当时内阁值班的严嵩、徐阶等人绞尽脑汁,反复斟酌修改,仍觉不妥,最后老板嘉靖皇帝催得紧,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将草拟的处理意见呈了上去,但是嘉靖皇帝很是不满意,让他们赶快重新拟定。他们实在被逼得没办法,就派人飞马向严世蕃求教。很快严世蕃的回帖就来了,他们照其票拟上呈之后,皇帝非常满意。从此,严嵩等阁臣遇到难题都交于严世蕃,每每都能得到皇帝的赞赏。因此,严世蕃有了?小阁老?的称号,不是阁老,但是行使阁老的职权。
嘉靖皇帝喜欢观经史诸书,如遇有不解其意的事情,便用朱笔写在纸片上,令值班的严嵩等阁臣讲解,并且还是立等回话。一日,嘉靖皇帝类似的询问的旨意又到了,值班大臣一看问题一脸懵逼,不知所措。但严嵩安慰众人无忧,派人飞马送至相府,要严世蕃立马作答。严世蕃当即指出此语在某书第几卷第几页,作何解释,立即回报。严嵩等人按其解释并附书呈送给嘉靖,嘉靖皇帝看后很是高兴。
严世蕃精力旺盛,令人啧啧称奇。他虽然公事繁忙,但仍喝酒娱乐,御女无数,精力旺盛,即使喝醉了酒,也能处理各种难题。有时酒醉酣睡,恰遇严嵩有要事相询,他便用热毛巾包头,反复几次,不久就清醒了,而且完全没有酒态,下笔如有神,每次都能将难题处理得妥妥帖帖的。故此严嵩当权期间,京城内外流传着?大丞相、小丞相?的说法。
由此可见,严世蕃明朝第一?鬼才?的称号是名不虚传。只是就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没有将自己的聪明用在了正途上。多行不义必自毙,聪明反被聪明误。嘉靖44年,严世蕃被御史弹劾,因罪被斩,终年54岁。
皇帝的儿子叫皇子,那么丞相的儿子叫什么?
之前,有写过严嵩是夏言提拔的接班人。
这两人是江西老乡,本来乡党之间互相照拂都是朝堂惯例。
且两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帅哥一枚,声音都很好听,天然的让人亲近。
只是, 严嵩命运多舛。
二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全国排名第五,妥妥的大明学霸级人物。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病,无奈离职回家养病,这一走就是10年。
十年,严嵩躲过了刘瑾之祸,寄情文墨很有才名。
后官复原职,虽然蹉跎十年,严嵩只能再次蹉跎,没有突然的逆袭。
回到大明职场的十几年里,严嵩都在挂着闲职混日子,熬资历。
经常性的讨好自己的老乡,嘉靖的宠臣夏言,偶尔为嘉靖董事长唱唱赞歌。
机会很快到来,嘉靖15年,南京备份组织部长的严嵩,到北京汇报工作。
此时,严嵩的大靠山夏言入阁了。
之前写夏言一文讲过,夏言此时正是得意之时,所以严嵩水涨船高。
接过老大哥礼部尚书的位子,一下子 迈入了大明集团的高级管理层。
嘉靖是一位很喜欢研究礼仪的皇帝,严嵩能够做到这个位子可谓前途广阔。
严嵩靠着夏言步步高升,按理说对夏言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事实上,严嵩对夏言连同乡之情都没有。
他是一位潜伏者,一位复仇者。
夏言入阁之后,对嘉靖就不像以前那么迎合,开始以家国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在同殿为臣的同事眼中,夏言独揽大权,简直不给大家活路。
在热衷于修仙的嘉靖看来,这位以前的好同志得势之后就变了,脱离了自己的领导。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严嵩悄悄的擦亮了手中的刀。
一边擦着,一边想着自己的委屈。
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天 ,严嵩高高兴兴的拿着请柬,请夏言到自己家共进晚餐。
结果大门都没进去,在大门口,跪着念完了请柬。
严嵩可是二品大员,大明集团高层啊,这样的羞辱搁谁都会记一辈子。
所以,站稳位置的严嵩,开始给夏言上眼药。
先是利用郭勋一案,正式举起反夏大旗。
利用自己一肚子的委屈,成功的把夏言书造成了欺压良善的大魔王。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63岁的严嵩,在嘉靖身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的场景。
这一哭,夏言落马老家。
这一哭, 严嵩高升阁老。
上位的严嵩虽然大把捞钞票,但是充分的吸取了夏言的教训,对嘉靖更加恭顺。
嘉靖远程办公,严嵩每天打卡。
对皇帝修仙,也是大力支持,青词立等可取。
靠着嘉靖的宠幸,严嵩掌控了朝堂。
嘉靖见状又召回夏言平衡朝局,结果严嵩战斗力拉稀,夏言东山再起了。
直到嘉靖27年,通过河套问题,严嵩抓住机会一举除掉了夏言。
夏言即死,严嵩当立。
此后十数年,严嵩安坐首辅之位。
严嵩能够安安稳稳占据高位,主要还是能够恰到好处的迎合嘉靖的喜好。
随着严嵩年老迟钝,他越来越倚仗自己的儿子严世蕃的才智。
严世蕃应该是最出名的首辅之子,人称小阁老。
嘉靖董事长好修仙,发的旨意也包含着玄而又玄的大道,一般人看不懂。
可是严世蕃那是瞄一眼就能知道董事长的意思, 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十分贴切。
嘉靖41年,严嵩的妻子死了,严世蕃在家守孝。
身边没了小阁老,严阁老浑身不得劲。
嘉靖但有手诏,只能快马加鞭征询严世蕃的意见。
但是,小阁老在家经常举办多人运动,时间管理不太高明。
不能及时给出参考答案,嘉靖不耐烦时,严嵩只能自己作答。
没了小阁老智商加持,严阁老常常拿不到及格分。
严嵩渐渐的不受嘉靖董事长宠信,毕竟新人在一茬一茬的冒出来。
永寿宫大火,嘉靖没了住处,董事长肯定是不能住酒店的。
所以, 嘉靖睡觉问题被交给了一众大明管理层。
严嵩交上自己的答卷,建议董事长搬到重华殿。
嘉靖在严嵩的考卷上先是打了大大的叉,然后写上了0分。
严嵩忘了重华殿有段故事,大明曾发生过夺门之变,主角之一的英宗皇帝被软禁在此。
这对于相信神秘力量的嘉靖来说,代表不祥。
不过,嘉靖很快就高兴起来, 新晋好同志徐阶给出了超出满分的答案。
当时,大明正在修建三大殿,徐阶抖了一个机灵。
建议用三大殿的余料修复永寿宫,一举两得,精打细算。
其实这个建议也就听着不错,修三大殿的余料,都能修一个宫,这是有多瞎才能做到。
但是,没人在乎。
永寿宫修完,严嵩就被解雇了,徐阶上任新首辅。
严嵩虽然罢官,但是严家还没有倒。
被徐阶偷了老家,依靠之前的威望,还能立得住脚。
但是,严嵩不曾在意的神棍,发出了最后一击。
嘉靖爱修仙,身边装神弄鬼的道士不曾断过。
此时,受到嘉靖信任的叫蓝道行。
蓝道行的大招是请神上身,通过勾结太监。
他知晓嘉靖烧给神仙的问题,然后给出玄而又玄的解答。
嘉靖董事长见他,总能言之有物甚是满意。
一天,大神附身之后说严嵩父子皆是奸臣。
恰巧监察部邹应龙处长弹劾严世蕃,嘉靖立刻把严世蕃送进了大牢。
然而,严党这颗大树没这么容易倒掉。
之后,双方你来我往斗个不停,蓝道行甚至搭上了性命。
虽然,嘉靖对严嵩一直有着眷顾之情。
但是严世蕃的作死大赏一直不断,徐阶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嘉靖44年,严世蕃斩首弃市,和夏言一样的下场。
严家被抄,严嵩虽然没有被定罪,却是无家可归,只能吃别人坟上的供品,次年就过世了。
他死的时候,无棺木下葬,无人吊唁。
曾经有多么辉煌,如今就有多么凄惨。
如此,应该怎么评价严嵩呢?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写道:
建文君深以为然,纵观严嵩一生,他忠实的做着嘉靖皇帝的工具人。
当了45年大明董事长的嘉靖,应该没人质疑其对朝堂的掌控力。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应该没人比他懂,一边修仙,一边治国,两不耽误。
他的眼里容不下权臣,夏言从宠臣进化为权臣,然后就没了。
严嵩则是当了一辈子宠臣,想嘉靖之所想,急嘉靖之所急。
顶着仙丹的副作用为嘉靖试药,吃了嘉靖闭门羹回家抱着儿子大哭。
严嵩依附着嘉靖而生存,努力的迎合着皇帝的意思,从没有自己的立场。
没人是天生的奸臣,皇权塑造了他。
对嘉靖来说,他是个忠臣。
对国家来说,对不起,他顾不上。
从曹操开始,一般人尊称丞相为相公,因此丞相之子可以称公子,既不僭越也不贬低。另外补充特例,曹丕是丞相曹操的长子,故时人称其公子丕,但曹操同时也是魏王,曹丕也可以称为魏太子丕。明代严嵩身居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时人称其严阁老,其子严世蕃,后来也进入内阁,人称小阁老。综上,如果宰相的儿子可以独当一面,那么时人应当直接称呼他的官位或字,如果这个儿子仅仅是个官二代,一切全靠他老子,那么一般人最多称呼为公子,已经很给面子了。
本文来自作者[冰岚]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zhishi/202508-195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冰岚”
本文概览:严世藩被称为鬼才,有人觉得这个评价非常的客观,也有人觉得这未免言过其实。那么事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说一个人聪慧,大家会将其形容为天才。而鬼才相比于天才,看似是一种贬低,但如果...
文章不错《小阁老是什么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