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的“辟”的读音是[ bì ];“辟邪论”的“辟”的读音是[ pì ]。
辟属于常用多音字,意思为施加刑罚,又引申指法律、法度,又指君主。读作[ bì ];又读作[ pì ],指开启、开发,又指透彻、排除。
读作[ bì ]时,意思为复辟、辟邪、征辟等。
读作[ pì ]时,意思为开,打开,开发;排除,驳斥;透彻;法度,法律等。
广义的辟邪,或者中国民俗中的辟邪应该指一种行为以及它所引起的一些礼仪形式。我们在艺术史中说的辟邪是狭义的辟邪,是广义的辟邪行为所寄托的一种实物形式,或者说是辟邪行为的一种工具。
可将广义上的辟邪称为“辟邪行为”,将辟邪行为中所要使用的工具称为“辟邪工具”,而将辟邪艺术品将称为名词“辟邪”。
扩展资料:
辟邪,是避凶,驱除邪恶,偏邪不正,驳斥邪说。出自宋朝李石《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意思是学习道法的人,居住在山里适宜养鸡狗,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其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特怖符号,是禁忌的对象,与图腾相对。不同部落形成的背景不同,图腾和禁忌的对象也是不同的。
辟邪的意思,可为辟除邪祟、邪说;邪恶不正;亦可为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狮,头有角,身有翅,具有祈福祛邪的作用;异香名或宝剑名。
《辟邪论》创建于公元 1650年-公元 1670年,是杨光先的作品,其本是杨光先反对根据西方数学方法推算历法的代表作之一,共一册,包含三卷,各卷均有副标题。
“辟”字通假字众多,通“僻、擗、避、譬、噼、癖、甓”。
在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诗篇《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辟字,通“擗”,意思为捶胸。其主要突出了诗人的高雅、高贵、卓尔不群、美好的外形与内质。
屈原借自己佩戴香花美草,来表示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其行为在当时为世不容。
百度百科-辟
百度百科-辟邪
百度百科-辟邪论
辟
组词:
一、当读作 bì 时:
1、君主:复辟;?
2、姓;?
3、排除:辟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
二、当读作 pī 时:
辟头(pītóu),同“劈头”;?
三、当读作 pì 时:
1、透彻:精辟;透辟;?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
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拼音: bìpīpì?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凡辟之属皆从辟。?
白话版《说文解字》:辟,律法。字形采用“卩、辛”作边旁,表示节制人们的犯罪意念;用“口”作边旁,表示执法者。所有与辟相关的字,都采用“辟”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辟邪
读音:[bì xié]?
释义: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作迷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2、复辟
读音:[fù bì]?
释义:原指被赶下台的君?主复位,现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来的地位或被推翻的旧制度复活。
3、辟谷
读音:[bì gǔ]?
释义: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本文来自作者[骑建立]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zhishi/202508-1607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骑建立”
本文概览:“辟邪”的“辟”的读音是[ bì ];“辟邪论”的“辟”的读音是[ pì ]。辟属于常用多音字,意思为施加刑罚,又引申指法律、法度,又指君主。读作[ bì ];又读作[ pì...
文章不错《“辟邪”和“辟邪论”的“辟”的读音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