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中开头的成语.百发百中成语接龙第四声

中庸之道→ 道高魔重→ 重气徇命→ 命世之才→ 才华横溢→ 溢于言外→ 外宽内深→ 深恶痛嫉→ 嫉贤妒能→ 能者为师→ 师道尊严→ 严刑峻法→ 法海无边→ 边尘不惊→ 惊才风逸→ 逸兴横飞→ 飞鹰走犬→ 犬马之疾→ 疾风迅雷→ 雷厉风行→ 行崄侥幸→ 幸灾乐祸→ 祸福相生→ 生荣没哀→ 哀毁瘠立→ 立业安邦→ 邦家之光→ 光采夺目→ 目不苟视→ 视丹如绿→ 绿暗红稀→ 稀世之宝→ 宝马香车→ 车马如龙→ 龙翔凤跃→ 跃马弯弓→ 弓影杯蛇→ 蛇蝎心肠→ 肠肥脑满→ 满城风雨→ 雨零星乱→ 乱七八遭→ 遭际不偶→ 偶一为之→ 之死靡他→ 他山之石→ 石火风灯→ 灯火万家→ 家破人亡→ 亡羊之叹→ 叹老嗟卑→ 卑宫菲食→ 食宿相兼→ 兼弱攻昧→ 昧死以闻→ 闻噎废食→ 食方于前→ 前仆后继→ 继往开来→ 来者不善→ 善罢干休→ 休戚是同→ 同心一力→ 力争上游→ 游光扬声→ 声色货利→ 利害得失→ 失魂落魄→ 魄散魂消→ 消极怠工→ 工力悉敌→ 敌不可纵→ 纵风止燎→ 燎原烈火→ 火然泉达→ 达观知命→ 命中注定→ 定于一尊→ 尊无二上

1、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

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出自《国语·周语下》。

原文:“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译文: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

2、众口铄金

众口铄金,读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汉语成语,亦作“?众口销金?”。

意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

出自《国语·周语下》。

原文:“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译文: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

3、兴师动众

兴师动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ng shi dong zhong。

释义: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力量。

出自《吴子·励士》。

原文:“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译文:将军在战场上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采取作战行动,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上与敌人交战,士兵不怕死。

4、众口难调

众口难调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hòng kǒu nán tiáo。

意思是众人口味不同,很难调和得使大家都满意。

出自宋·欧阳修《归田录》。

原文:“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译文:只有仲山甫能抗言切谏,曲尽寸心,补救周宣王的过错.傅说是商王武丁的佐臣,与伊尹齐名,出身奴隶。在傅险(今山西平陆)从事版筑劳动,被武丁寻访得后,举以为宰。他能调和消弭各派势力的纷争,就象众味相和一样。

5、哗众取宠

哗众取宠,成语,读作huá zhòng qǔ chǒng,

意思是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出自《汉书·艺文志》。

原文:“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译文:但是搞不懂这种思想的人,老是把它弄的形而上的,完全没用到细节,那些极端的人,要么过分的压抑,要么又把他抬到一个过高的位置上,这与儒学思想的初衷是不符合的,只能用来忽悠别人来取得信任,

百度百科—众志成城

百度百科—众口铄金

百度百科—兴师动众

百度百科—众口铄金

百度百科—众口铄金

本文来自作者[翠烟]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ylzx/202508-20908.html

(9)
翠烟的头像翠烟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翠烟的头像
    翠烟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翠烟”

  • 翠烟
    翠烟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中庸之道→ 道高魔重→ 重气徇命→ 命世之才→ 才华横溢→ 溢于言外→ 外宽内深→ 深恶痛嫉→ 嫉贤妒能→ 能者为师→ 师道尊严→ 严刑峻法→ 法海无边→ 边尘不惊→ 惊才风逸...

  • 翠烟
    用户080908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zhong中开头的成语.百发百中成语接龙第四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