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之分,阁下所指的是哪一种呢?
书法字体大致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秦隶/汉隶)、楷书(或称之为正书/真书)、行书(行楷/行草)和草书(章草/今草/狂草)。
在日常生活中,楷书和行书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又以行书为最,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具有舒展流动而又不失端正平稳的特点,深受大众欢迎。
以下几点习字建议供参考:
1.书法字体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而书法讲究功底,原则上须从楷书练起,基础扎实了,再练习其他字体则事半功倍。就硬笔书法而言,如果阁下仅仅是希望把字写得好一点,满足平时考试或工作需要的话,那么你可以直接练习行书,行书的实用性很强,入门的难度亦相对较低。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习字尤其强调入古!无论练习何种字体,临帖都是必须的!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非常重要,何为适合自己的字帖?即你看起来很顺眼、很舒服、很喜欢的字帖。毛笔楷书方面建议临摹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而硬笔书法各书体则可以临摹田英章或庞中华的字帖。切记:临帖要专注,忌频繁换帖。
3.勿盲目练习,先学会读帖,即看准范字之基本笔法和结体,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通过不断练习形成“手感”,再加以强化,形成自己的风格。
4.务必坚持每天练习,不间断!所谓练字,重在“练”,贵在持之以恒!初学者必须坚持每天练习,每天不少于一小时,这一小时必须用心练习,决不能视之为任务完成即可。如此坚持一个月,定小有成效,但这仅仅是小有成效而已!只要坚持不断地练习,必会有持续的进步!
5.初学者建议先描红再临帖。
怎么快速练好被称为楷书第一的欧体?
如果学习柳体书法的话,宜选用柳公权的《玄秘塔》
如果学习颜体书法的话,宜选用颜真卿的《多宝塔》
如果硬笔书法可选用庞中华的字帖。
其他感兴趣的字体也可以学习。
书法学习步骤
1.挑适合的工具,比如硬笔要挑钢笔或美工笔,毛笔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选择羊毫,狼毫,还是羊毫和兔毛混合的。墨水一般可以使用奥林丹或者英雄,毛笔书法墨汁建议用稠一点的墨汁,比如一得阁。纸张选择(钢笔选用较硬的吸水较好的纸张即可,毛笔选用毛边纸,或者旧报纸)
2.临摹字帖:没有学习过书法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字帖来临练习,一般硬笔和毛笔书法有共同点——那就是字的间架结构是相似的,结构好看了字体基本不会难看。所以选字帖比较关键。
3.练习:先观察结构顺序,领悟笔法结构,再领悟运笔。每天要坚持练一个小时。
4.得用心理解字贴上字的架构,先模仿,模仿像了,要坚持练习到熟练为止。
5.有了基础就可以开始练习章法:就是一幅字的整体布局,粗细大小等,能让人感觉到的气韵。
我都读大学了,想学毛笔字,不知道怎么学起,谁能指点一下?
很多喜欢书法的小伙伴都喜欢练田英章的毛欧体,因为感觉看起来很漂亮。但不少练着练着就感觉很难练了。我谈谈我自己对欧体的理解吧。主要分工具和字体特点分析来说说。
练欧体一般初学《九成宫碑》,它是欧阳询晚年所书,在那时他的艺术水平已经达到最高境界,其气势浑厚,结构安排紧凑,法度森严,被后人称此碑为“正书第一”,被尊为楷书之首,是欧体楷书最具影响的作品,也是欧体书法入门的极佳范本。
田英章的欧体被不少人成为“田楷”,其实本质上还是以《九成宫》为基础的,然后田英章加入了自己的风格。我们可以从源头开始练,意思就是只要练好了欧阳询的欧体,把基础打好了,要是喜欢田楷的话,再去写写田楷,自然也可以写的挺好的。下面这张是我当时练了半年的作品。
我以前是在书店看到欧体字帖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第一,我觉得整体看上去很工整平正,但是平正中又有变化,比如就算是相同的笔画,欧阳询也很巧妙的处理的有细微的变化。
第二,很多人都是用欧体来入门,毕竟相对于其他楷书四大家的字,比较容易练一点。
就这样我自己开始一个人放学后在家里练练,用的纸最初只是报纸来的,然后在桌子上写,每天写完再自己对比一下有没有进步,给自己一点信心。
欧体是我练书法的第一步吧,在练好了欧体后再练练其他楷书四大家的字,感觉都容易了不少。
1.笔
我个人推荐兼毫哦,其实一般在淘宝或者商店买笔,都大概分三种吧,就是羊毫,狼毫和兼毫。不过羊毫比较软,狼毫比较硬,需要一定书法基础了才可以灵活使用,而兼毫呢,有四个优点,第一是性价比比较高,适合初学者练习或者创作。第二是行笔速度,节奏变化容易掌握。第三是相对于狼毫和羊毫,兼毫弹性适中,刚易于初学者掌握使用。第四是兼毫容易写出精细笔画,比如《兰亭序》那种很注重细节的字帖。
2.纸
纸的话,平时练习还是少一点用报纸好,因为我以前用报纸写,感觉挺滑的,不太好写,我建议用毛边纸,毛边纸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不容易渗墨,写起来也不滑。
3.字帖
字帖有好几个版本的,因为《九成宫》原本只是一块碑,是别人把它拓下来,印刷成字帖的,一般年代前的就越好,因为随着风吹雨打,都会对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比如
让碑上面的字迹越来越模糊,所以我觉得买李琪版的比较好,因为现存宋拓首推明驸马李琪藏本(即李琪本,故宫博物院藏),只可惜的是稍微的缩小了,较厚重,印刷相当精美的。
方笔为主
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家,他在年轻时代受到北朝魏碑影响很大,导致他的字以方笔为主,相对中唐和晚唐的颜真卿或者柳公权的字来说,他的给人一种锋芒毕露,棱角分明的感觉。
比如上面的持字,看看红笔圈的,很明显起笔和收笔都是方笔来的,所以尽量要写的方一点。
结构险绝
从字形轮廓分析,是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看出笔画有倾斜的倾向,欧体有"险"处。不可将欧体写得过于平正。比如上面的一横很少有水平的,斜得很厉害,但又在其他的笔画的协调下到达了和谐,本来平整的楷书,欧阳询通过"险"的结体变化,让欧体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由此表现了欧体的特点,结构险绝,这个结构的大方向一定不可以搞错,要不然写出来的就不像欧体了。
中宫紧凑
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这才叫收放自如,一味地收或者一味地放,都是不好的,从上面字中间可以看出来,笔画很紧密,欧体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同时也要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比如右边画出来的那两个笔画就写的比较长,大胆伸展了,给人舒朗的感觉。
下面是我以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开看看,希望对你们有一点点帮助。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交流。
“你的字真漂亮”(附练字方法)
零基础学书法,你需要这些神器(附个人临摹)
练字内心独白
当坚持书法一年,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下面是我自己其他的欧体作品,也是练了半年之后的。
楷书与行书的差别
首先要明确,习字与年龄并无必然的联系!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书法字体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而书法讲究功底,原则上须从楷书练起,基础扎实了,再练习其他字体则事半功倍。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习字尤其强调入古,因此临帖是必须的!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非常重要。何为适合自己的字帖?即你看起来很顺眼、很舒服、很喜欢的字帖。建议临摹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切记:临帖要专注,忌频繁换帖!
3.勿盲目练习,先学会读帖,即看准范字之基本笔法和结体,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通过不断练习形成“手感”。
4.所谓练字,重在练,贵在持之以恒!初学者务必坚持每天练习,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必须用心练习,决不能视之为任务完成即可。
5.初学者建议先描红再临帖。
在我眼中楷书和行书的区别就是一个动一个静;一个稍显死板,一个更显灵活;一个横撇竖捺泾渭分明,一个点画之间互相呼应。
如果将楷书和行书来当作人形容的话,那么楷书绝对是一个人的标准照,行书则往往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 楷书就像是我们上小学时被当成三好学生表扬的人,而行书就是那些坐在最后一排经常嘻嘻哈哈的人。楷书写出来的东西,字正方圆一撇一捺都是按照格子来走的,而行书则更加随意更加随着作者的情绪性格而随机走动。如果将楷书和行书当成正在拍照的游客,那么铠叔绝对是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摆pose ,而行书就能够根据景区的景物以及当天的心情,更加自然随意的摆姿势。
楷书的特点就是点画都要齐备,一个字该有多少笔画楷书写出来的字就有多少笔画,每一个字都拘束在一格天地里。 一笔一画开始凝聚成一个字。你回想一下小时候写字帖的时光,是不是一般都是写的楷书,你按照临摹的时候一笔一画都要根据模板进行摆放,在写字的时候要求力度,在你心中楷书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当你写同一个字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写的第2 个字和第1 个字其实看起来是一样的,意思就是楷书的点和画都是静止的,并且点画之间的呼应感很薄弱。
而行书的笔画相连就更加随意,所以我们也称之为连笔。 因为你在写字的时候往往不用考虑一个字的固定的一撇一捺,有的时候你写快了能够把一撇一捺连在一起写。写行书的特点就是字都是连着的。写出来的字体,并不规则,并且写出来一篇文章,可能每个字的大小都不同形式。就是一个更加叛逆的孩子,笔画夸张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特点。并且行书跟楷书相比点画之间更加呼应,因为每一个字的笔画那几乎都是连贯着的,我们在欣赏行书的时候,会感觉到这是一个连续的美感。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夏真]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ylzx/202508-153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邻家夏真”
本文概览:书法有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之分,阁下所指的是哪一种呢?书法字体大致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秦隶/汉隶)、楷书(或称之为正书/真书)、行书(行楷/行草)和草书(章草/今草/...
文章不错《怎样练出一笔好书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