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册亨县冗渡镇中心小学? 汪德素
一、课前思考 《植树问题》比较抽象,加上各种变式,学生往往是望而生畏。笔者以为,植树问题模型实则只有1个,即“总长÷间距+1=棵树”,其余均为在此基础上的变式。那么例1“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就是植树问题中最核心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线段图表征解决简单植树问题的难度不大。在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基础出发,通过本节课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丰富体验,能自主构建“间隔数与棵树”的基本模型,是我追求的基础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并经历问题困惑到探究规律、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整节课以“数学模型的建构和应用”为教学活动明线,“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作为教学活动的暗线。通过教学,重在学生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线段图的绘制、分析中感悟、理解线段图,从而领悟植树问题的本质,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思想。
二、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探索并发现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并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用植树问题模型沟通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揭示课题。?
2.出示例题:新课展开一条路长20米,要在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能种多少棵?(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2)让学生猜测可以种多少棵。(3)理解间隔数含义。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算一算。2.反馈算式。(1)预设两种算式:20÷5+1,20÷5,(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 2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0÷5表示什么?(4)小结:总长度20米里面包含着几个5米,也就是有4个间隔数,再加上1就是棵树。3.理解为什么要间隔数加1。(1)明明是四段四个间隔,两端都种为什么要+1,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说明吗? (2)反馈:①学生利用自己的作品说理。②学生用老师的学具进行说理(阐述一一对应)③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自己画图和利用老师的教具贴一贴的过程,我们发现在20米长的小路一旁种树,两端都种,每隔五米种一棵。种树的棵数确实有棵数比间隔数多一的规律。4.教师质疑。如果在其他长度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是不是棵树也比间隔数多1呢?你能举例验证一下吗?学生自主选择长度画图验证。反馈:30÷5+1=740÷5+1=9…….(3)你发现了什么?(这一环节要用学生的作品结合算式来说)(4)小结:不管小路有多长,只要两端都种,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一一对应后还剩下一棵树,棵树一定比间隔数多1。所以间隔数+1=棵树(5)如果这条路全长A米,每隔B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A÷B表示什么意思?(6)教师总结:不管是几米,只要两端都种,我们可以先用总长度÷每一个间隔的长度求出间隔数,再用间隔数加1,就得到了棵树。因此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是用间隔数+1求出棵树。5. 变式拓展。(1)如果一端种一端不种,可以种几棵树呢?棵树等于间隔数(2)当两端都不种的时候,又可以种几棵树呢?棵树比间隔数少1(3)小结。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是植树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其他的关系式是在他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只种一端,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 (三)新课练习。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植数问题,现在就算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这类似的问题呢?学生举例如电灯是安一盏隔一段距离在安一盏的;教室里课桌的摆放也是放一张桌子隔一段距离,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类似的植树问题问题。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①在一条全场200米的街道一旁装路灯,每隔5米装一盏(首尾都装),一共要装多少盏路灯?②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8千米,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2千米,一共要设多少个车站?③有一座桥全长约300米,在桥的两侧栏杆上每隔3米就有一只石狮子,桥头桥尾呼应,形态各异,桥上一共有几只石狮子?2.要解决这些问题是把什么看成棵数,什么看成间隔数,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3.做一做三道题。4.师小结。四、全课总结 。看来术不仅仅是树,它还可以是路灯、车站等等,这里的间隔数也不仅种树时的间隔数段数,只要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结构的问题 ,我们都把它统称为植树问题。
课堂总结: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2. 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猜想——验证——发现——应用。
五、拓展引申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老师担心时间来不及,设置了一个手机提醒功能,上课铃响后,每隔5分钟就振动一次,提醒我要珍惜时间,一节课下来要提醒几次呢? 请你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小学奥数#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篇一
1、三年级奥数题:数数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6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是小鹿,求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2、三年级奥数题:压岁钱
小华用压岁钱的一半买了一只新书包,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几本连环画,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一个铅笔盒,还剩4元,小华的压岁钱一共有多少元?
3、三年级奥数题:植树问题
一块长方形地,长为60米,宽为30米,要在四边上植树,株距6米,四个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树多少棵?
4、三年级奥数题:长方体体积
有一个长4米的长方形木块,锯成等长的5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米。
5、三年级奥数题:苹果数量
篮子里有一些苹果,3个3个地数还多1个,5个5个地数也多1个。问篮子里至少有多少个苹果?
6、三年级奥数题:蜻蜓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7、三年级奥数题:自然数
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2,这4个数分别是(?)。
8、三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
赵、田、钱、李、吴五位老师,赵老师比田老师大4岁,钱老师比赵老师大3岁,李老师比赵老师小3岁,吴老师比钱老师小2岁。这五位老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22岁。问:五位老师各多少岁?
9、三年级奥数题:规律数列
下面是两个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数列,请你按规律填出空缺的项:(1)1,5,11,19,29,________,55。(2)1,2,6,16,44,________,328。
10、三年级奥数题:方阵
一个正方形实心方阵,最外层总共72人,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篇二
1、三年级奥数题:长度问题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2、三年级奥数题:小组人数
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三年级奥数题:苹果的数量
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三年级奥数题:减法运算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5、三年级奥数题:时间题
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6、三年级奥数题:自然数
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7、三年级奥数题:圆珠笔价格
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8、三年级奥数题:自学时间
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9、三年级奥数题:时间
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10、三年级奥数题:桶重量
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还有多少千克?空桶重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篇三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15、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小学奥数# 导语学生是需要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用中培养能力,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奥数的练习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篇一
方阵问题:1、在育才小学的运动会上,进行体操表演的同学排成方阵,每行22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解22×22=484(人)
答: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484人。
2、有一个3层中空方阵,最外边一层有10人,求全方阵的人数。
解10-(10-3×2)=84(人)
答:全方阵84人。
3、有一队学生,排成一个中空方阵,最外层人数是52人,最内层人数是28人,这队学生共多少人?
解(1)中空方阵外层每边人数=52÷4+1=14(人)
(2)中空方阵内层每边人数=28÷4-1=6(人)
(3)中空方阵的总人数=14×14-6×6=160(人)
答:这队学生共160人。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篇二
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
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
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
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楼梯问题
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篇三
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
解答:200÷4=50(棵)
(200+400)÷50=12(天)
小结
归一思想.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树,再求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单一数:200÷4=50(棵),总共的天数是:(200+400)÷50=12(天).
2、还原问题
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
解答:78÷3=26(只)
第1个笼子:26+8=34(只)
第2个笼子:26-8+6=24(只)
第3个笼子:26-6=20(只)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篇四
和差倍数问题: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5、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6、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型归纳 篇五
植树问题:1、一个老人在公路上散步,从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12根用了11分,这个老人走了24分,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2、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30米,沿周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3、A、B两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
4、大人上楼的速度比小孩快1倍,小孩从1楼到3楼要3分钟,那么,大人从1楼到5楼要多少分钟?
5、在一块正方形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了1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
6、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95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7、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8、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可以植多少棵?
9、有一条公路长1000米,在公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垂柳,可种植垂柳多少棵?
10、两座楼房之间相距56米,每隔4米栽雪松一棵,一直行能栽多少棵?
关于“《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曼容]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ylzx/202507-274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曼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册亨县...
文章不错《《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