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

网上有关“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除了借助于科学仪器观测外,有经验的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观天方法。

首先从云的形态看,雹云云体一般高耸庞大,云底低而云顶高,可达8000米至10000米以上,翻腾厉害,比发展旺盛的雷雨云移动速度还快,有的像倒立的笤帚,有的像连绵的山峰,云底的滚轴状和乳房状很明显。农谚说:“云顶长头发,定有雹子下”、“天有骆驼云,雹子要临门”。

其次看云的颜色。冰雹云的底部颜色比一般的雷雨云还乌黑,像锅底色,还经常带土**或暗红色,也有的带紫绿色。这是因为冰雹云比一般雷雨云发展更旺盛,水汽含量更多。

阳光透过水汽和尘埃较多的云层时,短波长的青、兰、紫光线大部分被吸收,而长波的红、橙、黄等光线照到云边上,就显得乌黑里边带**或杏**了,农谚说:“黑云黄捎子,必定下雹子”、“人黄有病,天黄有雹”、“黄云翻,冰雹天”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看云的动态。如两块浓积云合并,发展异常迅速,群众叫做云打架或云接亲;有时四面的云向一处集中,一般是向经常产生冰雹的源地的上空集中,这是因为气流的辐射作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由于对流进一步加强,云体发展得更旺盛而出现的。

群众说:“云打架,雹要下”、“乱搅云,雹成群”。有时中午山腰起白雾,山后有黑云成团翻滚而来,白雾和黑云结合,云翻腾得更厉害,直冲天空,云底乌黑,渐变暗色,云边呈土**,出现滚轴状和乳房状,翻滚异常,来势凶猛,这也是一种冰雹云;有时大块黑云或黄云下边有小块的灰白色的碎云块跑得很快。

所以群众说:“午后黑云滚成团,恶风暴雨一齐来”“白云黑云对着跑,这场雹子小不了”,还有“黑云尾,黄云头,雹子打死羊和牛”、“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旦”等谚语也都生动地从云的形态方面描述了冰雹来临的前兆。

有关看云,风,物象识天气的谚语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 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这里介绍10种云层形式,有“积”字表示云的形状是块状(无关大小),有“层”字表示天空布满阴沉的云。每种类型都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云层越高,天气越好。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

卷积云: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纹状,常被称为“鱼鳞天”,通常海拔高度5 000~8 000米,一般预兆晴朗天气。

高积云: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5 000~6 000米的高空。

积雨云: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 000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

积云: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离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 500米。

卷云:由冰晶形成的高层缕状云,这也是它看上去纯白色的原因,经常称作马尾云。它们也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高5 000~9 000米。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积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

高层云: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 500~6 000米。

雨层云: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4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会持续几小时。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 500米。

层云: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 500米。

对流层

从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围内称为对流层

冰雹云的冰雹云与降雹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28、八月飐,无人知。

29、八月十五,关门闩户。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阵秋雨一阵冷。

3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阳春。

34、冬无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风现报。

36、(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满,潭窟都满。

41、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42、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43、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

44、白露台,无人知。

45、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冰雹云都能降雹吗?

那不一定,只有发展特别旺盛,水汽非常充沛,空气对流运动非常剧烈的冰雹云才会降雹。

正确认识冰雹云

究竟什么样的云会下冰雹,怎样认识它?除了借助于科学仪器观测外,有经验的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观天方法。

首先从云的形态看,冰雹云的云体一般高耸庞大,云底低而云顶高,可高达8~11公里以上,左右上下前后翻腾厉害,比发展旺盛的雷雨云移动的速度还快,有的像倒立的笤帚,有的像连绵的山峰,有的像高大的云山,云底的滚轴状和乳房状特别明显,所以农谚说:“云顶长头发,定有雹子下”“天有骆驼云,雹子要临门”。

第二看云体的颜色。冰雹云的底部颜色比一般的雷雨云还要乌黑,像锅底的颜色,还经常带土**或暗红色,也有的带紫绿色。这是因为冰雹云比一般雷雨云发展的更旺盛,水汽含量更多。阳光透过水汽和尘埃较多的云层时,短波长的青、兰、紫光线大部分被吸收,而长波的红、橙、黄等光线照到云边上,就显得乌黑里边带**或杏**了,所以农谚说:“黑云黄捎子,必定下雹子”、“人黄有病,天黄有雹”、“黄云翻,冰雹天”就是这个道理。冰雹云的中间部分是灰黑色或灰色,云顶是灰白色。

第三看浓积云的动态。如两块浓积云合并,发展异常迅速而且非常猛烈,群众叫做云打架或云接亲;有时四面的云向一处集中,一般是向经常产生冰雹的源地的上空集中,这是因为气流的辐合作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由于对流的进一步加强,云体发展的更旺盛而出现的。群众说:“云打架,雹要下”“乱搅云,雹成群”。有时候中午山腰起白雾,山后有黑云成团翻滚而来,白雾和黑云结合,黑云翻腾得更厉害,直冲天空,云底乌黑,渐变暗色,云边呈现土**,出现滚轴状和乳房状,翻滚异常,来势凶猛,这也是一种冰雹云;有时大块黑云或黄云下边有小块的灰白色的碎云块跑得很快。所以群众说:“午后黑云滚成团,恶风暴雨一齐来”“白云黑云对着跑,这场雹子小不了”,还有“黑云尾,黄云头,雹子打死羊和牛”、“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旦”等谚语也都生动地从云的形态方面描述了冰雹来临的前兆。冰雹云的特征是,当时空气对流很旺盛,云块发展很快,云头和云底上下前后左右翻滚,搅动剧烈,好似浓烟一股一股地朝上冒,气势凶猛。

第四看风的变化。冰雹云到来之前,风速时大时小,风向不定,常吹漩涡风。风的来向就是冰雹云的来向,在大风中伴有稀疏的大雨点。一般下雹子前常刮东南风或东风,冰雹云一到突然变成西北风或西风,并且降雹前的风速一般大于下雷雨前的风速,有的可达8级~9级,甚至10级,随后连雨加雹一起降下来,所以农谚说:“恶云伴狂风,冰雹来得猛”、“恶云见风长,冰雹随风落”、“有雹无风,降雹稀松”,这都说明了冰雹云的形成和风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第五,看冰雹云中的闪电,冰雹云中的闪电大多数是横闪(即云与云之间的闪电)因为冰雹云中,横闪频率要比竖闪频率还要高;

第六,听雷声,下冰雹前的雷声大多数都是闷雷(即沉闷,连绵不断的雷声),这说明了冰雹云在形成冰雹时的过程进行的非常猛烈,所以农谚说:“炸雷没有事,闷雷下蛋子。”

第七,还可以看动植物的反应,比如下冰雹前,柳树的叶子经常翻过来,所以农谚说;“柳叶翻,冰雹天。”就是这个道理。

第八,感冷热,早晨凉快,中午太热的天气最容易引发对流形成冰雹云,并形成冰雹天气。

关于“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衔月]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wzszyy.cn/changshi/202507-11108.html

(9)
衔月的头像衔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衔月的头像
    衔月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衔月”

  • 衔月
    衔月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除了借助于...

  • 衔月
    用户072710 2025年07月27日

    文章不错《怎样正确识别冰雹云?》内容很有帮助